中國遺產管理人行業現狀調研報告(2023)發布
近日,中國遺產管理人行業現狀調研報告(2023)正式發布。
1985年頒布實施的《繼承法》于2021年廢止,在《繼承法》實施的30多年間,中國家庭私人財富的數額和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曾經屈指可數的“萬元戶”,到現在近200萬戶的高凈值家庭(可投資資產千萬以上),中國家庭私人財富飛速增長,資產遍布全國甚至全球;資產類別也越來越多樣化。隨著個人合法財產的廣泛增多,公眾對于遺產處理的需求呈現大量化、形式多的趨勢。
與此同時,中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改革開放時期產生的第一批高凈值家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財富傳承的迫切需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民法典》繼承編與時俱進地首次增設了“遺產管理人制度”,為遺產繼承和未來的家族財富傳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
遺產管理制度,是指在繼承開始后遺產交付前,有關主體依據法律規定或有關機關的指定,以維護遺產價值和遺產權利人合法利益為宗旨,對被繼承人的遺產實施管理、清算的制度。遺產管理人,則是對死者的財產進行妥善保存、管理、分配的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繼承糾紛案件數量呈現高位運行的特點,遺產管理人可在遺產分配、遺產處置和繼承糾紛中起到更積極的作用。
十年間,中華遺囑庫已經為超過30萬個中國家庭提供遺囑咨詢服務,登記保管著25萬余份遺囑,持續向社會推廣遺囑理念。2022?年,中華遺囑庫成功舉辦第三屆遺囑與遺產繼承論壇暨第一屆遺產管理人論壇,此論壇采用線上線下連線方式舉辦,線上直播觀看人數達?68?萬余人。
據統計,全國遺產管理人從業人數超過24萬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和各大城市等經濟發達地區。國內專業的遺產管理服務機構包括中華遺囑庫、金融機構、律師事務所、個人遺產規劃師等。由中華遺囑庫、北京和諧繼承服務中心主辦的全國遺產管理人人才庫,目前已分布在全國多個城市。
隨著人口老齡化和財富積累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個人和家庭意識到遺產規劃的重要性,他們需要專業的遺產管理人提供相關服務,遺產管理人的社會需求日益增大,有著無限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