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談 | 兩會視角下的銀發經濟與文旅產業:新機遇與挑戰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發展,銀發經濟已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在2024年全國兩會上,代表們熱議如何更好地發展銀發經濟,特別是在文旅產業領域。文旅產業作為滿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其在銀發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本文旨在探討兩會如何為銀發經濟下的文旅產業提供新的發展機遇,并分析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政策和市場創新,推動文旅產業與銀發經濟的融合發展。
銀發經濟的內涵與發展趨勢
銀發經濟,這一概念在中國政府網的政策解讀中得到了明確的界定,它涵蓋了為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的“老年階段的老齡經濟”,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的“未老階段的備老經濟”。這一經濟形態不僅關注當前老年人的需求,也著眼于整個社會對未來老齡化挑戰的準備和應對。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共計2.97億人,占全國人口的21.1%,預計到203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大關。中國旅游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顯示,2021年45歲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計出游11.94億人次,占據了國內旅游客源市場的36.81%。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的調查顯示,2016年至2020年,我國老年文旅消費年均增速達23%,2021年老年文旅消費超7000億元,銀發群體正成為文旅消費的生力軍。
2024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明確指出,要針對銀發群體拓展旅游服務業態,通過完善旅游服務設施,鼓勵開發各類旅游產品,加強旅游市場監管等方式,不斷增進老年人福祉。近日,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明確闡述了銀發經濟發展的宏偉藍圖,旨在通過政策引導和市場機制推動該經濟領域的多元化和高質量發展。報告中強調了提升養老服務質量、促進養老服務業與相關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大力發展智慧養老和健康養老產業的重要性。政府同時提出了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并鼓勵老年人更廣泛地參與社會活動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文旅產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滿足了銀發群體日益增長的文化旅游需求,為他們提供了休閑和娛樂的選擇,還通過養生旅游、文化體驗游、家庭親子游等定制化的旅游產品和服務,極大地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從而顯著提升了生活質量。

銀發經濟與文旅產業的融合機遇
隨著銀發經濟的興起,文旅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這一龐大的消費群體不僅在數量上呈現增長,其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也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不斷增強。文旅產業若能有效滿足銀發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將能顯著提升其市場份額和經濟效益。
銀發群體的需求已經超越了基本的休閑和娛樂范疇,他們更加追求健康養生、文化體驗以及社交互動等多元化的滿足。為了迎合這一趨勢,文旅產業可以采取多種措施來豐富老年人的旅游體驗。例如,開發以養生為主題的旅游產品,如溫泉療養、森林康養和中醫養生等,既能滿足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需求,同時也提供了休閑放松的機會。此外,利用豐富的文化資源,設計歷史文化游和民俗體驗游等產品,讓老年人在旅游中深入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追求。同時,組織適合老年人的社交活動,如興趣小組和旅游交友團,不僅增強了旅游的社交屬性,還幫助老年人拓展社交圈,從而提升他們的整體生活質量。
產品和服務方面,文旅產業必須不斷創新,以便更精準地滿足銀發群體的需求。為此,產業應當開發易于理解、方便操作的適老化旅游產品,確保無障礙設施的配備,從而保障老年人在旅游活動中的安全性和舒適性。同時,通過運用智能技術,如智能導覽系統和在線健康咨詢服務,文旅產業能夠提升服務的便捷性和個性化水平,讓老年人享受到更加貼心和高效的旅游體驗。此外,根據老年人的具體健康狀況和興趣愛好,提供定制化的旅游方案,能夠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確保每位老年游客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從而提升他們的旅游滿意度和生活質量。

面臨挑戰
面對銀發群體的服務,文旅產業遭遇了一系列挑戰,這些挑戰主要體現在適老化服務不足、市場細分缺失、專業人才短缺以及信息獲取渠道有限等方面。眾多現有的文旅產品和服務并未完全適應老年人的特殊需求,例如缺少無障礙設施和健康安全保障。同時,針對銀發群體的健康狀況、興趣愛好及消費能力,文旅產品的市場細分遠遠不夠。服務這一群體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未得到充分的培養和引進,造成了專業人才的缺乏。老年人獲取旅游信息的途徑相對較少,且對數字化產品和服務的接受度不高,這限制了他們對旅游產品和服務的了解和參與。因此,文旅產業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以便更好地服務于這個不斷增長的市場群體。
應對策略
為了應對文旅產業服務銀發群體時遇到的挑戰,需要行業內外共同努力采取一系列對策。
文旅企業應專注于產品和服務的創新,開發更多適應老年人需求的適老化旅游項目,包括增設無障礙設施、推出健康養生旅游項目和親子共游產品。
利用老年人習慣的傳統媒體和社區推廣活動進行宣傳,提高他們對文旅產品和服務的認知。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通過專業培訓提升從業人員的服務技能,并引入醫療、心理等相關專業人才,提供更全面的服務。
通過市場調研深入了解老年人的需求,開發定制化旅游產品和個性化服務方案。政府應出臺政策支持和激勵措施,如稅收優惠和資金補貼,鼓勵文旅企業針對老年人開發適宜的產品和服務。
加強行業監管,建立完善的文旅服務質量監管體系,確保老年人的旅游權益得到保護。
鼓勵社區和非政府組織積極參與文旅服務的提供,利用他們對當地老年人需求的深入了解,提供更加貼心和精準的服務。
這些綜合性措施將使文旅產業能夠更有效地服務于銀發群體,滿足他們的需求,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銀發經濟的崛起為文旅產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不僅擴展了市場的邊界,也促進了服務模式的革新。在老年人口數量增加和消費能力提升的雙重推動下,他們對旅游和文化產品的需求變得越發多元,為文旅產業開辟了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空間。
在這一背景下,兩會期間提出的政策和措施顯得尤為關鍵,它們不僅為文旅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還提供了堅實的政策支持,確保產業能夠健康且有序地向前發展。
展望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文旅產業預計將與銀發經濟實現更深層次的融合,通過數字化轉型和個性化服務的推進,更精準地滿足銀發群體的特定需求。同時,政府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也需不斷加強,共同探索文旅產品和服務的創新之道,以實現文旅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確保銀發群體在享受旅游的樂趣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來自社會的深切關懷與尊重。
撰稿 | 龍俊吉 清研集團旅游管理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 扆國超
圖片 | 網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