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國互聯網報告:”銀發經濟”、”她經濟”和下沉市場成前沿
南華早報發布了“2021 年中國互聯網報告”,2021 年中國互聯網格局將繼續快速發展和創新,推動互聯網公司發展。 報告預計,2021年中國網民同比增加8500萬,總用戶數為9.89億人,占總人口的68%。移動網民占人口的68%,移動支付用戶占中國14億人口的59%。 雖然中國互聯網行業的交易數量在2020年下降了11%,但勢頭在2021年已經恢復,中國企業的融資總額增長了24%,這要歸功于幾筆大型交易,在四輪獨立的融資共籌集了 36 億美元。 大科技公司在2020年的投資活動中選擇了不同的道路…
-
清研智庫 | 什么是“分鐘城”?中國城市生活圈活力指數報告給你答案
新冠疫情以來,全球格局與城市生活被悄然重塑,社區隔離、居家辦公……人們的生活半徑急劇縮減,城市呼吸的速度減慢,被忽視的社區也受到關注。然而,當我們放眼四周,重現的“附近”是否美好?以家為中心步行15分鐘范圍內,生活需求能得到滿足嗎? 要回答這一問題,并非易事。當下的中國,正經歷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不同城市面臨的問題不盡相同。但是,新型城鎮化時代到來、城市建設轉向存量挖掘、共同富裕等時代趨勢,都要求我們審慎思考,如何面對城市發展多年未有之變局。 為此,近日貝殼研…
-
全國就業工作監測 | 人社部:殘疾人就業規模達862萬人
人社部 | 殘疾人就業規模達862萬人 9月2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發布會,介紹“保障殘疾人權益 共享幸福美好生活”有關情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負責人運東來介紹,2020年持證殘疾人新增就業38萬人,殘疾人的就業規模達到862萬人。面向殘疾人開展政府補貼的職業培訓40余萬人次。 運東來表示,殘疾人是特殊困難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會同中國殘聯等部門貫徹《“十四五”殘疾人保障和發展規劃》,持續加大殘疾人就業幫扶力度,以促進殘疾人實現較為充分和較高質量就業為…
-
生態環境與健康小知識 | 第1期 環境與健康息息相關
為引導公民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樹立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息息相關的理念,動員公眾力量保護生態環境、維護自身健康,持續提升居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水平。基于生態環境部發布《中國公民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公告2020年第36號),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擬對生態環境與健康素養相關理念、知識、行為和技能進行科普宣傳。 生態環境與健康之間是什么關系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清研智庫 | 數字經濟賦能構建新發展格局
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與ICT技術形成了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構筑了全球價值鏈分工深化和擴大合作的重要基礎。近年來,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和5G通信等數字化科技成果賦能實體經濟,在大大改變傳統加工制造模式、增加服務可交易性的同時,也促進了集成電路、生命科學、海洋工程、航天航空和物流、金融、商業等諸多領域的新產業、新經濟發展。歷史事實與現實經驗表明,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深度交融改變了要素資源配置的結構與效率,對經濟增長和社會生活方式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 當今世界,以數字科技及其應…
-
清研智庫 |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如何點亮綠色未來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繼2016年國辦印發《關于健全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的意見》以來,該領域出臺的又一個中央層面重要文件,對加快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推進綠色發展意義重大。 生態環境是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正是落實生態保護權責、調動各方參與生態保護積極性的重要手段。由于生態利益具有正外部性,如果沒有強制的利益再分配,就會出現“我花錢植樹種草、他免費乘涼享受”的矛盾,讓保護環境者吃虧。作…
-
清研智庫|在線會議助力碳減排量化研究報告,都有哪些發現?
近日,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與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聯合發布《在線會議助力碳減排量化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研究結果顯示,平均每次在線會議產生的減排量為 27.932 kgCO2e/次,每人次在線會議產生的減排量為 2.202 kgCO2e/人次。 中華環保聯合會綠色循環普惠專委會秘書長蔣南青表示,《報告》以騰訊會議發放的問卷調研為樣本,研究得出綠色辦公之在線會議場景的碳減排量,未來個人參與在線會議將有望獲得減排量,計入碳賬本,成…
-
北京交通發展“年報”出爐!讀數據,看變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居民出行量大幅減少,道路整體運行情況好于上年。根據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1北京市交通發展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去年北京中心城區高峰時段道路交通指數5.07,同比下降7.48%,處于“輕度擁堵”級別;高峰時段地面公交運行速度18.09公里/小時,同比上升6.29%,交通運行狀況整體好于往年。 盡管公交、地鐵、出租客運量的降幅都超過四成,步行、騎行比例合計達到46.7%,為近五年最高點,單車騎行量7.3億人次、同比上漲35.2%。 中心城區慢行比…
-
清研智庫 | 爆款“網紅”旅游打卡地是怎么煉成的?
近年來,北京、內蒙古、河北、江西等地,掀起了“網紅”打卡地評選熱潮。“網紅”打卡地屬于新型旅游和消費概念,對地方旅游經濟具有較明顯的拉升作用。那么,其中的爆款是怎樣煉成的,又有哪些內在的發展邏輯可供借鑒?本報記者探訪了其中幾個典型。 山西:“風里雨里,我在古村、古城等你” ▲ 劉家堡村非遺文化街 “風里雨里,我在劉家堡村等你。”很多人在秋雨中走進這座藏在山西省太原市南部的小村落時,會看到院子拐角處這句用鏤空木板摳出的邀約。 劉家堡村距太原市區約30公里,曾是小店區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長期以來…
-
全球疲勞指數新鮮出爐:新加坡第一,中國第九
英國床褥制造商Sleepseeker日前針對全球16個主要國家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新加坡以7.2分的疲勞指數位列全球第一。 該調查對睡眠時間、年平均工作時長、上網時間以及睡眠關鍵詞搜索量這4個指標進行了綜合分析。新加坡在4個指標“疲勞度”上均處于世界前列。其中,每日上網時間方面,新加坡以平均7小時2分鐘排在第三,僅次于巴西和墨西哥。專家稱,屏幕所發出的藍光會影響睡眠品質,產生疲勞。在工作時間上,新加坡以每年平均工時2238小時列第二,僅次于墨西哥。 排名全球最疲勞國家第二和第三的是墨西哥(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