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從5月1日開始實施,“你是什么垃圾”的問候口頭禪即將取代“吃了嗎”,大家做好準備了嗎?清研智庫從生活垃圾分類標準、城六區的行動方案及配套細則和懲罰標準帶領大家了解北京的垃圾分類。
北京生活垃圾的分類標準是什么?
北京的生活垃圾分為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類,跟上海的命名略有不同。
廚余垃圾,是指家庭中產生的菜幫菜葉、瓜果皮核、剩菜剩飯、廢棄食物等易腐性垃圾;從事餐飲經營活動的企業和機關、部隊、學校、企業事業等單位集體食堂在食品加工、飲食服務、單位供餐等活動中產生的食物殘渣、食品加工廢料和廢棄食用油脂;以及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產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水產品、畜禽內臟等。其中,廢棄食用油脂是指不可再食用的動植物油脂和油水混合物。
可回收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價值,回收后經過再加工可以成為生產原料或者經過整理可以再利用的物品,主要包括廢紙類、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電子廢棄物類、織物類等。
有害垃圾,是指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主要包括廢電池(鎘鎳電池、氧化汞電池、鉛蓄電池等),廢熒光燈管(日光燈管、節能燈等),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溶劑及其包裝物,廢殺蟲劑、消毒劑及其包裝物,廢膠片及廢相紙等。
其他垃圾,是指除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之外的生活垃圾,以及難以辨識類別的生活垃圾。
如果覺得看這些文字理解還是比較抽象,4月16日剛剛上線了一個由北京市城市管理委開發的“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想要知道自己手上的垃圾屬于什么垃圾,只要登錄微信小程序,輸入文字、拍照或語音查詢,可以迅速檢索出最權威的答案。據報道,北京市垃圾分類寶典”專門針對北京的實際情況開發而成,可以算是目前北京權威的垃圾分類檢索軟件,各地的垃圾分類法略有不同,在外省市推出的軟件上檢索出的結果,可能并不適用于北京的垃圾分類要求。
城六區的行動方案及配套細則
東城區:堅持“干濕分開、資源回收”
《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相關實施辦法提出,到2020年底,所有街道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社會單位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根據東城區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暫行的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可分為固定式、流動式兩類,一些小區也可采取二者的組合模式。固定式包括固定桶站、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等。分類驛站按照每300至500戶居民設置。流動式主要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兩種方式。上門收集是指收集人員與居民住戶采取一對一服務的方式,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收集。定時收集是指垃圾收運車輛在指定時間定點收集或巡回收集。每個住宅小區須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收集點,應當選擇居民出入道路兩側、公共休閑區等較方便位置設置。至少設立一個收集有害垃圾的專門場所或容器,對不同品種的有害垃圾要進行分類投放收集暫存,并在醒目位置設置有害垃圾標志。東城區要求,垃圾分類堅持“干濕分開、資源回收”,廚余垃圾應從產生時就與其他品類垃圾分開,投放前瀝干水分。交付運輸時應做到“無玻璃陶瓷、無金屬雜物、無塑料橡膠”。有包裝物的過期食品應將包裝物去除后分類投放。可回收物分類投放時,應盡量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污染。有害垃圾投放應保證器物完整,避免二次污染。
西城區:建立“不分類、不收運”倒逼機制
根據《西城區生活垃圾分類行動方案》,各街道通過“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管理系統”填報區域范圍、人口情況、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等基礎信息臺賬。為方便單位和個人交售可回收垃圾,街道辦事處采用App預約回收、定時定點回收、上門回收等方式,開展回收服務。在開展垃圾分類示范片區創建過程中,建立“不分類、不收運”試點,對未實行垃圾分類或垃圾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小區,管理部門要提出整改意見,對多次違規拒不整改的、拒絕收運的,移交執法部門處罰,鼓勵媒體發揮監督作用。西城區還將加快推進全區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計量稱重系統升級改造,對全區密閉式清潔站、含垃圾樓進行計量稱重及監控系統改造。對全區各品類垃圾運輸車輛進行定位、稱重、身份識別及監控等管理功能改造。海淀區:?“四分法”+“大類分流”
海淀制定了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行動方案及配套細則,根據方案,海淀區垃圾分類基本品類主要包括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海淀將推動居住小區做好垃圾分類。有物業管理的小區由物業公司負責,單位自管的由自管單位負責,老舊小區、無物業管理的小區由街道辦事處或鎮人民政府確定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負責。各居住區應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投放模式,采用固定式、流動式和其他模式方便居民交投。固定式主要包括固定桶站、專人值守的分類驛站等。在樓房為主的區域,采取基本組合與分類驛站并設的組合模式?;窘M合即以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為一組,按照80至100戶至少設置一組。分類驛站即有專人值守的“四品類”桶站組合,每個小區至少設置一處,規模大的小區每300至500戶設置一處。分類驛站應公示垃圾分類常識,并安排專人值守時段。流動式主要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兩種方式。小區(或村)應因地制宜設置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暫存點。鼓勵有條件的居住區、村建設廚余垃圾就地資源化處置設施。海淀將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居民進行分類交投,如建立垃圾分類積分管理制度和信用賬戶,重點推動廚余垃圾居民自主分類,提高分出質量。通過投放垃圾的行為約束機制,建立監督投訴機制,鼓勵鄰里提醒,守望相助,發現亂投垃圾和混裝混運行為,居民可撥打電話舉報,逐步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習慣。
朝陽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強制分類
《朝陽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從推動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住小區垃圾分類、農村垃圾分類治理等13個方面,對全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部署。區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4月15日前率先實現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各黨政機關社會單位辦公區域,要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每個辦公室內應設置其他垃圾收集容器;食堂餐飲區域應設置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并做好廚余垃圾控水、控雜措施;公共區域應成組設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兩類收集容器。朝陽區城市管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保障分類投放、收集、運輸和處理環節順利銜接,實現垃圾分類全流程閉環管理,朝陽區正在加快推進各類環衛設施建設、計量稱重改造和精細化管理系統搭建等工作。
大興區:多種方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大興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明確,今年4月底前,全區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賓館、飯店等相關企業全面實施垃圾分類。按照行動方案,投放站點設置以廚余垃圾、其他垃圾收集容器為基本分類組合,大興每個小區應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交投點,分類投放站點應公示垃圾分類常識。有條件的社區應因地制宜設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暫存點。各鎮街可因地制宜選擇合理的投放模式,可采用固定式、流動式和組合式等模式。行動方案提出,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比如建立垃圾分類積分管理制度和信用賬戶,通過投放垃圾的行為約束機制,逐步改變居民隨意投放垃圾的習慣。
延慶區:?“5+1”模式推進垃圾分類
延慶區3月底發布了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以“5+1”模式對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其中,“5”為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大件垃圾?!?1”是指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居民小區需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裝修垃圾分類,村莊則需加入灰土垃圾分類。各居住小區和村莊應至少設置一處可回收物收集點、一處有害垃圾投放點,以及有圍擋和標識牌的大件垃圾暫存點,并以廚余垃圾與其他垃圾收集容器作為基本設施。居住小區應設置裝修垃圾暫存點。實施方案還對生活垃圾全流程管理提出要求,在生活垃圾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等各交接環節要設置“打卡記錄”,杜絕“混裝混運、亂倒亂卸”,每個環節明確責任主體,數據鏈實現追根溯源。同時,利用紅黑榜或曝光等的方式引導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違規將教罰并舉
個人違反條例投放四類生活垃圾,以及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的,由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進行勸阻;對拒不聽從勸阻的,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應當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給予書面警告;再次違反規定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單位不按規定分類投放四類生活垃圾以及大件垃圾、建筑垃圾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1000元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免費提供塑料袋。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應設置醒目提示標識。
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使用超薄塑料袋的,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或者旅館經營單位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用品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再次違反規定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
來源:新京報、北京晚報、中新網、人民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