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谷歌前CEO發布的應對中國科技競爭的非對稱競爭戰略(四)
目前,在全球沒有任何機制可以讓技術先進的民主國家相互協調地緣政治戰略,也沒有任何機制可以讓它們與企業協調。為關鍵技術基礎設施公司建立新的多邊機制,將為制定一致的戰略和重振美國在全球舞臺上的領導力創造條件。
我們的分析是基于對美國與中國競爭性質的一系列假設。
●?首先,美國與中國的科技競爭在全球范圍內沿著眾多斷層線展開,包括中國的數字絲綢之路,以及聯合國等規范制定機構。
● 特別是中國在科技基礎設施方面的主導地位,可能導致兩個不同的技術和規范的數字世界的產生。
●?兩個截然不同的數字世界的建立對于全球生產力和增長來說是不理想的,美國應繼續努力在可能的情況下與中國尋找共同點的領域。
●?同時,美國應該假設,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追求一種與自己的世界技術格局不一致的愿景,并將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合作,迅速加緊制定協調一致的戰略,以實現其政策偏好。
● 除了兩個截然不同的數字世界之外,還有一個單一的數字世界,其管理標準和規范并不反映民主價值。
美國尋求的全球部署是 1)美國圍繞透明度、信息流動自由、數據隱私和道德的價值觀和規范;2)美國技術(或其他盟國和民主國家的技術)作為各國數字基礎設施的骨干:電信網絡、衛星系統、光纜;3)美國在信息與媒體、醫療、商業、金融、硬件和文化方面的產品。
美國無法獨自推進這一議程,部分原因是它缺乏資源或技術,部分原因是單邊方式既會疏遠其他國家,也會吸引其他國家。進展需要在一個多邊框架內進行,而不是試圖改變中國的行為,而是建立臨界質量來對抗它。
多邊框架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現有的多邊結構越來越不合時宜,越來越有缺陷。任何新的多邊結構的建立都必須經受住外交政策中新的交叉潮流和趨勢,包括:國際法的逐漸退化和對國際機構的失望;多國公司作為國際體系中有力的行為者的崛起;對美國例外主義的日益懷疑;外交政策戰略的保質期越來越短;當前世界秩序中不對稱的權力動態;以及國家間的全球權力分配與主要機構成立時的情況大不相同。我們未來的全球結構應該建立在利用(或至少是適應)這些趨勢的基礎上。為了應對美中競爭的關鍵動態,我們認為,新的多邊框架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促成全球技術領導者的集體行動
2)優先考慮經濟競爭力(而不是政治或軍事優勢)
3)建立效忠關系。
4) 促進志同道合的國家制定規范和達成基于價值觀的共識,特別是在缺乏有約束力的法律制度的情況下。
政策選擇
我們建議建立一個新的多邊框架,該框架由以下部分組成。這一架構旨建立在現有多邊結構的基礎上,而不是取代現有的多邊結構。
?1. T12:一個新的技術民主多邊聯盟,以加強國家之間的合作,促進圍繞新興技術使用的集體規范和價值觀,并保護和維護關鍵的競爭技術領域優勢。為了發揮最大的效力,T12將把主要國家聚集在一起,協調應對威脅現有世界秩序的各類技術問題。符合這些標準的國家名單將包括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和加拿大、荷蘭、韓國、芬蘭和瑞典等成員。印度、以色列和澳大利亞也是合理的候選國。
2.?國際科技金融公司:以國際金融公司為藍本,共同出資成立金融開發機構,向發展中國家提供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貸款和貸款擔保,以對抗數字絲綢之路。該基金將對科技基礎設施進行補貼,為中低收入國家提供參與可信供應鏈的機會;與跨國公司建立創新中心,培養當地人才,與當地大學合作;投資國內企業,建立良好的商譽。
3. 微觀多邊主義戰略。微觀多邊主義是指包括至少一個G20國家,并由一個較小國家領導的多邊努力。小國選擇成為與技術開發或推廣有關的實驗和試點項目的試驗臺。較小的國家有條件這樣做,因為它們往往更靈活,可能有獨特的專業知識或能力。在這個問題上,大國競爭帶來了太多的包袱,需要一個不具威脅性的誠實的中間人將較大國家的能力聚集在一起。這種戰略將分散和擴散小盟友之間的技術進步,籠絡他們成為合作伙伴。
4. 全球標準制定機構:具有廣泛包容性成員的國際機構,負責開發一個共同的技術價值平臺。這個組織可以是T-12的產物或倡議,它將確定重要的新標準,并支持圍繞法律、法規和官僚基礎設施的能力建設。
5. 信任區。建立多邊信任區,以實現促進美國價值觀的全球一體化。這個信任區將優先考慮聯合研發,并消除重大監管障礙,以創造必要的靈活性,激勵在AI、量子計算、5G等方面創新。

技術正越來越多地塑造國家安全格局。但美國的內部政府結構并沒有得到優化,無法應對新興技術帶來的新挑戰。我們建議在白宮和各部門及機構中進行一系列潛在的行政部門改革,以:1)升級戰略評估方式;2)加強決策中的技術專長;3)將白宮定位為跨機構和行業的領導機構;4)構建一個新的技術國策時代。可以通過組合,將技術置于決策的中心。
白宮
新任負責技術的國家安全副顧問
主管技術的國家安全副顧問職位將監督:1)現有的網絡局;2)新的新興技術局;3)空間局;4)電信和供應鏈政策,可構成單獨的國家安全委員會局;5)技術戰略預測;6)促進清潔技術作為外交和發展的工具。將這些職能集中在一個專門負責技術的副手之下,可以使他們在白宮有更大的力量和影響力,在整個機構間有更大的號召力。
國家安全委員會新興技術局
新的新興技術局將鞏固2018-2019年國家安全委員會 “新興技術辦公室 “短暫但失敗的實驗。設立一個專門負責新興技術的局,將把高層政策分析和協調的重點放在與技術相關的威脅和經濟戰略上。
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規劃局
戰略計劃應該考慮任命兩位主任甚至增加第二位高級主任,專門負責技術戰略,并領導一個政策規劃小組,將政府各部門的長期規劃小組聚集在一起,發揮他們對美國政策和戰略制定的見解。
國家技術委員會
除了上述改革之外,設立一個國家技術委員會,在白宮內更好地提升技術問題,其結構類似于最近恢復的國家空間委員會。將管理一系列民用、商業、國家安全、國際經濟和地緣政治政策事務,將更有能力確保各部門和機構的高層關注和承諾。
OSTP-NSC一體化
加強NSC(國家安全委員會)與OSTP(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所有部分的聯系是一個優先事項,特別是首席技術辦公室(CTO)加入OSTP,作為更廣泛的安全和經濟層面問題的分析和政策整合的驅動力。
經濟預測
需要更強的能力來理解市場、美國政策和公司戰略之間的相互作用。利用不斷變化的市場情報來推動預測,并將戰略考慮因素,以及對不對稱技術優勢和劣勢的紅藍分析。該辦公室還可以確定供應鏈的卡點和戰局政策的動向和反動向。
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業咨詢
美國下屆政府應探討如何建立一個可行的框架,使國家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與私企在可接受的法律風險水平上進行更直接和不定期的磋商,并為此發布指導方針,讓主要的行業和技術顧問的專業知識對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政策問題產生影響。
部門和機構
情報界
為了繼續加強其能力,情報中心應該:1)增加跟蹤民用技術發展的分析員和情報收集員的數量;2)將分析員與政府中具有類似興趣的部門更緊密地聯系起來。此外,情報收集資源需要向商業情報優先事項傾斜,并嚴格規定專款,以防止默認分配給武器情報,并增加與私企之間情報的連接。
商務部
商務部尚未調整其內部能力,以適應標普500指數中40%是科技公司的美國經濟。
財政部
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為金融體系的一部分,以及牽扯到越來越多的技術公司,財政部將大大加強其在技術方面的專長。
國家
過去十年來,技術協調官、與硅谷的聯絡員和創新辦公室來來去去,但對于國家內部應該有哪些常設機構幫助推進新時代的技術性國策卻沒有什么決議。如果不對科技部的運作方式進行重大調整,就無法顯著加強國家對技術問題的理解和行動能力。擬議的網絡空間和新興技術局可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
美國國際開發署
美國國際開發署全球發展實驗室的出現提高了該機構應對新興技術的能力。然而,美國國際開發署仍必須做更多的工作,研究新興技術如何改變許多國家的過渡性宏觀經濟發展道路,如果是這樣,發展援助應如何改變。
能源部
雖然能源部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先進科學和技術能力,但它并沒有一個類似的戰略規劃職能來預測技術趨勢將如何影響其任務空間。
國防部
在硅谷開設國防創新單位(DIU),創建國防數字服務和國防創新委員會,以及聯合人工智能中心(JIAC),國防部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進一步整合部門與經濟機構對商業技術風險和威脅,將對機構間的政策制定做出重要貢獻,但如何提升和進一步整合還需要更多思考。
國土安全部
國土安全部擁有借調行政計劃和定期雇用的權力。然而,在實踐中,它很少使用這些權力,值得對可能的重組和新能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
聯邦調查局在通過其技術評估小組跟蹤和監測新興技術的發展方面具有強大的優勢。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核心問題是,他們是否有合適的方法,以所需的規模,跨越現在與執法和國際安全有關的技術領域。
在這篇報告中,我們從頭開始建立流程、框架和標準,以便將重要的技術歸零,并設計戰略來駕馭它們帶來的風險。沒有把重點放在回顧性的診斷或模糊的處方上,而是試圖為合理的政策和戰略制定提供一個清晰的、可操作的藍圖。我們的評估不是對美國的技術優勢進行自我安慰,而是清醒地認識到,會使中美關系復雜化并削弱美國技術地位的不對稱性。
關于美國與中國的技術競爭,許多重要問題仍未得到解答。希望美國在制定政策和計劃時,利用外部專家和顧問。毫無疑問,還有更多的人同樣準備做出貢獻。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