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源電力日報 | 國家發改委: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熱點聚焦 國家發改委將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 國家發改委16日舉行8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在會上表示,切實保障糧食能源安全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強化糧食安全保障,確保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提升能源資源供應保障能力,加大力度規劃建設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強化創新驅動,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優化國內產業鏈布局,暢通交通物流,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國際競爭力。加強重點領域風險預見預判預案,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消息…
-
科技驅動!中國光伏十年崛起之路
從“三頭在外”、受制于人的窘迫,到牢牢占據世界光伏產業頭把交椅,成為新時代的中國名片,中國光伏僅僅用了不到10年的時間。10年時間對一個行業的發展而言可能跨度并不太長,但對于光伏這個新興產業則意味著很多故事和經歷。 在這其中,科技創新,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十年攻堅:從受制于人到全球領先時間拉回至2012年,對剛剛興起的中國光伏產業來說,歐美“雙反”的當頭大棒,令所有從業者著實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末日危機”。彼時,原材料、市場、核心技術全部受制于人的中國光伏行業迎來了“至暗時刻”。狂風驟雨…
-
清研智庫 | 智慧應急的功能與形態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安全發展成為國家發展的重大主題。一方面,黨和國家將應急管理置于重要位置,社會輿論對突發事件應對關注度更高,人民群眾對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的要求更高;另一方面,應急管理涉及的部門多,風險防范涉及行業范圍廣,突發事件應急響應時間緊、任務重。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能力面臨嚴峻挑戰。 面對嚴峻復雜的自然災害和安全生產形勢,我國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仍然存在諸多短板,一是缺少風險隱患“防”的手段:風險隱患多,防范重大風險的風險監控手段單一,有效監管更難以實現。二是存在部…
-
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數(WGI)”透視
基于豐富的國際國內營商環境評價經驗,清研集團將對BEE評估體系中提到的數據收集方式、指標設計相關方法論開展深入解讀與分析,為政府和相關機構把握BEE指標評價方法和要點提供參考。 世界銀行BEE官網補充資源中提到了“全球治理指數”(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s,WGI)這一方法論,對我國BEE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本篇將聚焦世界銀行“全球治理指數”,圍繞評估背景、目的、范圍、指標體系及測算等內容進行解讀。 1.評估背景 1989年世界銀行在《撒哈拉以南:從危機到可持續…
-
國潮品牌年輕消費洞察報告:八成消費者為中國品牌實力撐腰
近幾年,非常火的元素當屬“國潮”—— 國指中國,潮即潮流,國潮就是以時尚潮流為載體,以中國文化為底蘊,是現代消費潮流化審美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融合,表達了自由、青春、運動、新奇等核心要義的潮流風格。 01 國潮熱度十年增五倍 八成消費者為中國品牌實力撐腰 隨著國民經濟和民族文化自信的提升,“國潮”上升為一股主流的消費熱潮和風尚。從 2011 至 2021 年十年間,“國潮”搜索熱度漲幅超過 5 倍;中國前 50 強全球品牌在發達國家市場知名度逐年上升。無論是國內市場的“國潮”熱度居高不下,還是中…
-
清研智庫 | 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占全國八成
今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持續向好,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5475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截至今年6月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11.18億千瓦。其中,水電裝機4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42億千瓦)、風電裝機3.42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3.3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3950萬千瓦。 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實現穩步增長,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1.25萬億千瓦時。同時,可再生能源保持高利用率水平。上半年,全國主要流域水能利用率約98.6%,較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全…
-
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城市夜經濟,“亮”起來!
“作為城市功能轉換的新興時空場域,撬動消費、提振經濟的‘金鑰匙’,夜經濟在2021年進入加速車道。一座城市的夜經濟水平,也正成為衡量城市經濟實力、商業繁榮程度、居民生活品質等的重要標尺。” 近日,在重慶江北區舉行的中國城市夜經濟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評價活動組委會發布了《中國城市夜經濟影響力報告(2021-2022)》(以下簡稱《報告》),對當下中國城市夜經濟的發展定量定性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預測與展望。 《報告》對城市夜經濟影響力進行了客觀分析與獨立評價,重慶、長沙…
-
數字中國發展報告:數字閱讀用戶規模突破5億
?近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1年)》(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總結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取得的顯著成就和2021年的重要進展成效,并指出數字閱讀產品蓬勃發展,我國數字閱讀用戶規模首次突破5億。 《報告》第二篇第九條“數字文化繁榮發展不斷豐富群眾生活”中,從“數字文化供給更加豐富多元”“數字文化傳播實現立體覆蓋”“數字文化消費市場發展動力強勁”3個方面全面總結了黨的十九大以來我國數字文化建設所取得的成就。《報告》指出,我國數字文化體系加快建設,涌現出更多高質…
-
清研觀點 | 營商環境過往透析之——“辦理建筑許可”
“營商環境”一詞,源于世界銀行集團國際金融公司(IFC)的“Doing Business”項目調查。世界銀行對營商環境的測量,從企業開辦、選址、獲得融資、日常運營以及退出的全過程共10個方面提供了量化指標和排名,在全球經濟體范圍內獲得了日益廣泛的重視。2022年2月4日,世界銀行在其官方網站發布宜商環境評估體系的初步概念說明(BEE),在DB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突破,為更好地理解并參與世界銀行BEE測評,認識并了解過往DB指標含義及表現尤為必要。“辦理建筑許可”是企業進入市場后在獲…
-
關于城市雙碳工作的實踐和思考
“十四五”是中國兩個百年戰略目標的承接期,是中國取得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勝利的關鍵時期,也是落實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一般性辯論上提出的“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戰略期。面向“十四五”,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1+N”政策體系已基本成型,各部委陸續出臺高質量的政策文件,并設定具體的行業目標。根據中金研究院的估算,國家已制定雙碳政策文件的行業領域所覆蓋的碳排放量約占全國的95% 。從具體落實角度,城市是我國管理和控制空氣污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