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研智談 | 智慧農業:信息化賦能農業發展的動力與路徑
智慧農業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形成的數字化農業方式。智慧農業是在信息技術和先進裝備條件的基礎上,實現生產過程的精準感知、智能控制、智慧管理,追求農業更高資源利用率、更高勞動生產率和更好從業體驗感的農業形態。智慧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高級形式。智慧農業,以數據、系統、智能裝備為特征要素,與傳統農業中的土地、動植物、生產工具等生產要素深度融合,實現生產作業精準化、管理決策自主化、產業提升鏈式化,促進農業進入生產便捷、管理高效、產業協調的現代農業新時代。 智慧農業現狀 在政府和多元主體的推動下,我…
-
清研集團參與創作微視頻作品榮獲北京市二等獎!
近日,北京市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圓滿結束,由清研集團文化創意部參與創作拍攝、西城區金融街街道選送的作品《微光點亮城市底色》榮獲二等獎佳績。 此次活動由北京市委組織部組織開展,經過三輪專家評審,共確定優秀作品60部。金融街街道選送作品《微光點亮城市底色》聚焦東太平街社區黨委委員、北京建融保潔服務有限公司經理、北京市勞動模范周建,講述了他活躍在城市環境建設一線,帶領保潔隊員爭當街巷美容師、百姓貼心人,用十數年如一日的行動彰顯黨員擔當與奉獻的故事。 “人生就像手電筒,點亮自己,照亮他人?!?99…
-
喜迎新春,清研集團積極參與臨沂城市環境提升百日攻堅行動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為保障臨沂市居民度過一個祥和、有序的新年,臨沂市城管委發布《全市“讓城市環境更整潔 讓群眾生活更舒心”活動實施方案》,組織召開重點工作部署會議,要求各有關部門全面加強環境整治、更新園林綠化、提升市政設施、突出氛圍營造,全力補齊各方面短板弱項,切實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以良好的城市形象迎接新春佳節的來臨。 臨沂市數字化城市管理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數管中心”)積極響應,立刻組織第三方公司開展“冬春季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對市容環境、街面秩序、園林綠化、背街小巷、公共廁所、夜間…
-
清研智談 | 聚焦智慧養老服務 讓夕陽更美好
隨著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全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根據《2022年民政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2年底,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億人,占總人口的19.8%,預計到2025年,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人,占比超過20%。當前,在以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智慧養老為創新養老服務模式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為提升我國的養老服務質量保駕護航。智慧養老促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為積極應對我…
-
清研智談 | 關于進一步深化林長制改革的思考
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是集“水”“錢”“糧”“碳”等功能于一體的綠色寶庫,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踐行綠色發展方式、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2021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要求,在全國全面推行林長制?!兑庖姟酚“l以來,林長制改革在全國呈現全面推開、穩步推進的良好態勢,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深入推進林長制改革關鍵之年,全國各省市林長制改革以推深做實…
-
清研智談 | 北京“12345”市民服務熱線的“前世今生”與智能化發展
從2007年至今,北京市的“12345”熱線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接訴即辦”“吹哨報到”“每月一題”等一系列優秀工作機制方法不斷涌現。 國外“市民服務熱線”緣起與發展 “市民服務熱線”一詞最早發源于美國,1996年,美國馬里蘭州的巴爾的摩市為了分流“911”報警系統所承擔的大量非緊急問題或求助,首創了“311”市民服務系統。為了便于市民操作,巴爾的摩市“311”市民服務系統中的門戶網站將業務受理范圍劃分為:垃圾和不雅觀現象、街道和路燈、標志/信號/停車、市政雇員反饋、水/下水道/風暴以及其他六…
-
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主題黨日活動走進清研集團
1月12日下午,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主題黨日活動在清研集團開展,聚焦市民訴求與城市治理主題,與清研集團進行業務交流。 北京市市民熱線服務中心黨委副書記、副主任馮穎義,信息宣傳處副處長杜憲法,綜合處四級調研員范欣,信息宣傳處二級主任科員楊惟哲,信息宣傳處二級主任科員陳仲一,綜合處四級主任科員王冰參加活動。清研集團總經理朱琪,社會發展部總監葛均泊及其他相關業務人員參加。 活動中,馮穎義副書記介紹了本次活動主題,即通過業務交流與合作溝通,探索接訴即辦工作提質增效具體路徑。 總經理朱琪向各位領導介紹了…
-
清研智談 | 哈爾濱文旅“出圈”背后的幾點思考
哈爾濱文旅的“出圈”并非“天上掉餡餅”,哈爾濱市政府幾乎完全復刻了“淄博寵粉模式”。但要想繼續延續這種爆火的狀態并“承接”住巨大的游客流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后疫情時代文旅發展面臨的新挑戰 旅游已經成為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剛需”。旅游經濟已經走出了為期三年的急劇衰退和深度蕭條期,走過了歷時一年的快速復蘇,即將迎來繁榮發展的新階段。2023年初,隨著旅游接觸型消費限制政策的放開和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的落地見效,旅游經濟走出“高開高走,加速回暖;動能積聚,供給創新”的復蘇快節奏。越來越多的城…
-
清研智談 | 經濟普查數據挖掘可視化分析探究與實現
經濟普查與人口普查、農業普查組成三大周期性全國普查項目。經濟普查每五年進行一次,分別在逢3、逢8的年份實施,我國已在2004年、2008年、2013年、2018年開展了四次全國經濟普查。今年開展的是第五次全國經濟普查。 經濟普查是國家為掌握國民經濟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發展規模及布局,了解我國產業組織、產業結構、產業技術的現狀以及各生產要素的構成,摸清我國各類企業和單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況,建立健全覆蓋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本單位名錄庫、基礎信息數據庫和統計電子地理信息系統,為研究和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
-
清研智談 | 海洋保護法背景下智慧生態監測系統的創新實踐
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海洋生態系統遭受了嚴重的破壞。為了保護海洋環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于2023年10月24日第三次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并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對海洋環境的分區管控是其中的重點內容。 智慧監測系統的建設是基于對海洋環境保護的迫切需求,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對海洋環境的全方位、實時監測和預警。通過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及時發現和解決環境問題,防止或減輕環境災害的發生,維護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 海洋環境保護法再修訂 海洋環境現狀 壓實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