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疫情科研折射科研“內卷化”傾向
作者:劉亞琦 ?清研智庫研究員
郭 ? 婧 ?清研智庫研究員
李婷婷 ?清研智庫研究員
如果一項科研成果解決了問題,但是沒花國家的錢,另一項科研成果也解決了問題,但是花了國家的錢,哪一個更應鼓勵?現實是后一個。這使得科研工作內卷化,很多科研項目不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是為了科研立項。財政性科研經費的大幅增長而科研管理機制滯后成為科研內卷化的重要驅動力。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役中,科研工作者的表現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他們與醫療工作者并肩作戰,在新冠肺炎檢測、遠程問診、病毒研究、疫苗研制、公眾教育、大數據支撐疫情精準防控等眾多領域發揮作用,此次戰“疫”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場科技與病毒的較量。
為了解公眾如何評價科研工作者在戰“疫”中的表現,清研智庫通過問卷吧調查系統進行了線上調查,從關注度、滿意度、信任度等維度調查公眾對科研工作者的評價,此次調研共計回收有效問卷2,478份,覆蓋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域。
一、我們先來看看疫情發展和醫學攻堅的時間線
從2019年12月底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科門診發現4例肺炎可疑病例開始,中國的科研工作者就開始了和疫情的賽跑,究竟何時才能戰勝病毒尚未可知。
二、科研進展牽動億萬人的心,公眾最關心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
1. 科研工作者成為公眾“最關心”的人
調查結果顯示,科研工作者在本次戰“疫”中的表現牽動著大家的心,近九成受訪者對其非常關注,一成受訪者比較關注,受訪者中不太關注和完全不關注的只占0.5%??蒲泄ぷ髡弑环Q為當前公眾“最關心”的人也不為過。
2. 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成為“最關注”的事
調查結果顯示,公眾對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最為關注,占比分別為78.2%、72.1%;疫情病理方面的研究進展及成果、疫情防范科普知識、疫情臨床研究進展成果、戰“疫”科研工作者自身的防護及安全相關信息的關注度在50%-60%之間;近五成公眾希望科研工作者可以及時粉碎關于疫情方面的謠言。
三、 公眾對科研工作者整體表現評價一般,滿意和不滿意基本持平
疫情發生后,以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為代表的醫療科研工作者,不顧風險毅然“逆行”,為疫情風險評估和防控部署做出了重要貢獻,多家醫療科研企業僅用十幾天時間就研制出了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這些進展獲得了公眾的廣泛認可。但是面對疫情爆發的強大壓力,最近出現的論文事件、雙黃連事件、專家口誤事件及疫苗、特效藥物研制進展緩慢等問題也影響了科研工作者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調研結果顯示,近一半(48.4%)的受訪者對科研工作者的表現感到比較不滿意或非常不滿意。
四、公眾對科研經費投入效果、忽視疫情防治本職工作和缺乏實踐經驗、研究成果閉門造車最為不滿
調研結果顯示,公眾對科研工作者最為擔心的三點是“國家投入大量經費,未產生相應成果”、“唯論文導向,忽視了疫情防治本職工作”和“缺乏一線實踐經驗,閉門造車”。此外,公眾對科研工作者不滿意的方面還包括:“研究成果摻雜商業利益”、“忙著發論文、未將疫情防控放在中心”、“疫情相關科普教育缺乏專業性”等。
清研智庫組織專家進行研究認為,疫情期間的科研界的爭議,折射出科研工作內卷化的傾向:
1.財政性科研經費大幅增加,使得科研工作陷入循環爭項目的窠臼
近年來,我國科研經費投入,特別是財政性科研經費投入大幅增加,一方面,
使得很多科研工作者對競爭市場化的項目失去了動力和興趣,,另一方面,又使得本來不需求很多科研經費投入的學科也開始以爭取項目為導向,擾亂了正常的科研規律,導致爭取財政性科研經費成為科研工作的核心工作之一??梢哉f,財政性科研經費的大幅增長而科研管理機制滯后成為科研內卷化的重要驅動力。
2.重帽子、重立項,重獎項,輕成果、輕評估、輕應用,出現了成果價值不取決于解決問題,而取決于成果的經費來源以及來源級別的怪相
調研結果顯示,有39.7%的受訪者認為“國家投入大量經費,未產生相應成果”。顯示,重帽子、重立項,重獎項的導向,使得科研人員追逐帽子、追逐立項、追逐獎項,對科研項目缺少過程監控和成果評估,尚未建立按成果付費的機制,造成大量科研經費浪費。
3.科研工作脫離實踐、缺乏問題意識,使得科研工作只能政府買單,進一步加劇了科研內卷化
調研結果顯示,44.5%的受訪者認為科研工作閉門造車,缺乏一線實踐經驗。這導致科研成果缺乏問題意識,所形成的成果只能買單,結果,出現了政府立項、政府買單,而政府又缺乏管理繁多科研項目的能力,項目立項、驗收的評審又只能交給某個領域的科研人員,而這些領域的科研人員形成了“圈子文化”,加劇了科研工作的內卷化。
清研智庫建議:
1.過多的財政性科研經費未必高質量科研成果,應重視財政性科研經費大幅增長的擠出效應;
2.科研成果評價不應根據項目級別、項目經費進行評價,而應根據科研成果本身的價值進行評價;
3.重視科研不意味著必然增加大幅投入,更應重視科研管理機制的建設
4.過多的帽子、項目、獎項,扭曲了科研工作的目標,應嚴格限制各類帽子、項目、獎項的評定;
5.推動科研機構分類管理,以疾控中心為代表的機構不應將論文作為核心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