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垃圾分類工作月度動態 | 『兩桶一袋三上門』 垃圾分類不再難
全國垃圾分類工作動態要聞
2024年1月

目 錄
【住建部新聞】
1.城市建設司組織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2.四川 | 成都『兩桶一袋三上門』 垃圾分類不再難
3.低碳時尚過新春——倡導假期踐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見聞
【城市新聞】
1.深圳 |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施行 住宅區最高補助10萬元
2.北京 | 門頭溝區城子街道多舉措推進居民垃圾分類工作
3.江西 | 南昌完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
4.重慶 | 渝中:推進文旅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5.福建 | 廈門成交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
6.河北 | 《衡水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施行
7.江蘇 | 南京溧水:垃圾分類新征程 你我同行創新風
8.安徽 | 安徽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9.廣東 | 廣州市白云區均禾街道開展垃圾分類“云站桶”主題宣傳活動
住建部新聞
1
城市建設司組織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
1月12日下午,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組織召開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著力解決各地垃圾分類工作中的突出問題,進一步規范垃圾分類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楊保軍出席會議并講話。各省級、地級及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市環衛行業主管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充分認識推進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意義,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助力提升全社會文明素質,推動形成低碳生活新時尚,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
會議指出,推行垃圾分類工作7年來,特別是2023年以來,通過召開全國現場會、舉辦首屆全國垃圾分類宣傳周,積極營造了人人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有力推動了垃圾分類工作。各地普遍高度重視,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加快構建分類體系,加大宣傳發動力度,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截至去年11月底,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0.2%。同時,一些地方急于求成、操之過急,工作方式方法、推行路徑出現走樣,折射出當前垃圾分類工作中制度執行、收運處理、宣傳教育、分類意識、統籌協調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不足。
會議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垃圾分類系列重要論述精神,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政績觀,尊重社會發展規律和人的行為習慣養成規律,從深入開展自查自糾、完善體系建設、強化全要素保障、改進宣傳教育、培育文明習慣等方面入手,持續深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助力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和全社會文明程度。
會議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精神,結合實際,系統謀劃2024年度城市環境衛生工作重點任務。一是扎實推進法規建設。尚未出臺地方性法規或政府規章的省、市,要繼續加大立法工作力度。二是積極開展試點示范。指導15個城市創建垃圾分類示范城市,遴選15個縣級市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對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65個地級城市開展督導檢查,力爭年底前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到95%。三是持續加強宣傳引導。組織召開全國垃圾分類現場會,舉辦第二屆全國垃圾分類宣傳周活動,開展“最美環衛人”評選活動,進一步營造垃圾分類氛圍。四是加強建筑垃圾規范管理。嚴厲打擊私自排放、違規運輸、隨意傾倒等違法違規行為,切實維護行業良性發展。五是堅決守牢安全生產底線。要深入開展環衛行業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加強安全教育培訓,保障環衛工人合法權益,確保環衛設施安全運行和環衛工人作業安全。
2
四川 | 成都『兩桶一袋三上門』 垃圾分類不再難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茶店子街道創新推出“兩桶一袋三上門”模式,以“碳集圈”APP預約、微信群語音“喊話”等方式進行上門回收,幫助居民解決廚余垃圾投放以及大件垃圾、可回收物回收難題。
家里整理出來的廢紙板該怎么處理呢?日前,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茶店子街道育新社區的趙女士拿出手機,打開“碳集圈”APP,在上門回收這一欄選項中填寫了基本信息后,便完成了回收預約。一個小時左右,專業工作人員就登門收取了廢紙板。
據了解,茶店子街道“碳集圈”APP新推出的“上門回收”功能,通過手機“一鍵預約”,不僅可以回收廢舊家電,報紙、塑料瓶等“小物件”都可以累計碳積分,積分可免費兌換生活日用品。
育新社區的周婆婆家里有一個閑置舊書架,但因為體積大,搬下樓處理不是很方便。聽說街道有了上門預約服務,周婆婆想嘗試預約,但又不太會用APP,便在“困難群眾大件垃圾回收微信群”內“喊話”。即使發出的是語音信息,工作人員也能盡快“捕捉”到居民的需求,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就來到周婆婆家中搬走了舊書架。
上門服務開通后,茶店子街道不少小區居民紛紛拿出自己家里積攢的易拉罐、塑料瓶、紙板箱等可回收物交給上門服務的工作人員處理,足不出戶就能與廢舊閑置物品來個“斷舍離”。“可回收物明碼標價、足斤足兩、公開透明,稱重后按照市場價進行有償回收,更讓我切實感受到了回收的好處。”居民張叔叔表示。
據介紹,2023年,茶店子街道推出了“兩桶一袋三上門”工作機制。“兩桶一袋”是指將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用兩種不同的“桶”進行存放,通過配送“碳集圈可回收物專用袋”引導居民形成自覺分類意識和習慣;“三上門”即實行可回收物預約上門收取、困難群眾大件垃圾和廚余垃圾微信群內“喊話”上門收取。自“兩桶一袋三上門”新模式推出后,茶店子街道為居民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快捷化、便利化的回收服務,向居民傳播環保理念、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進而推進資源全面節約和循環利用,真正讓居民實現了“在家就分類”,同時讓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貼心便捷的服務。茶店子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持續把回收服務延伸到每個社區和每家每戶中,形成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
3
低碳時尚過新春——倡導假期踐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見聞
龍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春節期間走親訪友、宴會聚餐、清理打掃都會產生各種垃圾,如何更好地處理這些垃圾成為許多居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為倡導居民春節期間踐行垃圾分類,廣東、浙江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指導居民妥善處置各類垃圾,號召居民文明環保迎新春。
悉心指導傳知識
為迎接新年,家家戶戶都開始大掃除、準備年貨,大掃除用完的消毒劑、洗潔精瓶子和年貨的包裝盒等,應該往哪兒扔呢?日前,廣東省汕頭市環衛部門發布了一份貼心指南,對用完的清潔劑瓶、廢舊抹布、舊春聯、包裝盒等如何分類進行了明確指導。此外,提醒居民,大掃除清理出來的大件垃圾勿與生活垃圾混放在一起,要將其投放至社區的集中暫存點,由工作人員統一運送至大件垃圾處置站。
浙江省嘉興市嘉興港區組織開展“垃圾分類迎新春低碳環保中國年”主題活動,以營造喜慶的新春氛圍和整潔的生活環境,增強轄區居民的垃圾分類意識。活動伊始,工作人員向大家介紹了垃圾分類知識。“馬上就要新年了,家里請客吃飯啊,一定要做好垃圾分類。龍蝦、螃蟹的殼屬于廚余垃圾,但是大棒骨、椰子殼、榴蓮殼這種很堅硬的屬于其他垃圾……”居民們認真聽講,工作人員耐心地解答居民疑問,提供垃圾分類相關的指導和建議。
精彩活動送祝福
近日,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悅分悅美”巾幗志愿服務隊聯合蓮花湖社區、物業服務企業舉辦了“低碳時尚過新年垃圾分類齊動員”主題游園會宣傳活動。游園會設置有魔力套圈圈、幸運大轉盤等闖關游戲環節,闖關完成可兌換精美小禮品。游戲互動不僅調動了居民學習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而且加深了大家對垃圾分類相關知識的了解。活動現場,家長帶著孩子玩得不亦樂乎,同時也學會了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
蓮花湖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我們要做好垃圾分類,培養綠色健康的習慣和理念。”
陜西省西安市航天基地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中心近日在天潤園小區,組織開展以“綠色環保迎新春垃圾分類美家園”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幫助社區居民提前做好春節期間垃圾分類“功課”,呼吁大家共同維護干凈整潔的社區環境。
手工制作增年味
為增強青少年的垃圾分類環保意識,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東新區洛埠鎮洛埠街社區組織轄區中小學生及家長開展“垃圾分類環境美,新春送福增年味”主題宣傳活動。上午10點,首先舉行了垃圾分類知識科普講座。社區志愿者向中小學生和家長講解垃圾混投的危害、垃圾分類的好處以及垃圾分類方法等內容。隨后,志愿者帶領大家參與垃圾分類模擬投放游戲,通過趣味活動促進學生和家長對垃圾分類的了解,提高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講座結束后,志愿者引導學生和家長制作新春窗花。大家飽含創作熱情,盡情發揮創意,剪出各式各樣的窗花,活動現場春意盎然,年味十足。
洛埠街社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為新春佳節的到來渲染了濃厚氣氛,同時通過垃圾分類科普講座和游戲互動,鼓勵學生爭做垃圾分類實踐者,勇當垃圾分類宣傳員、監督員。接下來,社區將采取更多措施和方法,帶動更多居民參與垃圾分類,齊心協力將垃圾分類工作落到實處。
為了培養孩子們動手、動腦能力與創新精神,提高孩子們的環保意識,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龍溪街道開展了“變廢為寶,奇思巧手迎新年”手工制作活動。
城市新聞
1
深圳 | 《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施行 住宅區最高補助10萬元
在深圳,做好垃圾分類有獎拿。近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解讀新修訂的《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據悉,《辦法》自2023年1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3年。通過每年開展生活垃圾分類激勵工作,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激勵,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培育市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
據介紹,《辦法》適用于本市行政區域內(深圳9個行政區、1個新區和深汕特別合作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相關管理活動。激勵對象包括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其中單位包括居民委員會,住宅區(住宅小區、城中村)、產業園區、學校、醫院、機關事業單位辦公場所、公園景區、集貿市場、建設工程施工工地、餐飲場所、交通場站、酒店、大型商超、商務寫字樓等重點場所的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人。個人包括社區工作者、教師、志愿者、物業管理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等。
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情況,確定各區的激勵對象比例,其中各區住宅區的激勵名額原則上不超過轄區內住宅區數量的15%。
按照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原則,全市每年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激勵對象進行認定,給予激勵對象通報表揚,并對其中的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人進行資金補助,補助標準為:按照5萬元/1000戶的標準進行資金激勵。不足1000戶的,每減少200戶,激勵資金減少1萬元,最低補助為1萬元;超過1000戶的,每增加200戶,激勵資金增加1萬元,最高補助為10萬元。減少或增加不超過200戶的,不予減少或增加激勵資金;住宅區戶數按照實際入住戶數計算。除住宅區以外,其他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單位,予以通報表揚。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顯著的個人,予以通報表揚。
《辦法》完善監督程序,規定激勵對象申報材料不實、弄虛作假的,或者激勵資金使用不當的,取消相關認定,且次年度不得參加認定;已發放激勵資金的,予以追回。明確激勵資金僅用于生活垃圾分類相關的設施采購維護、宣傳培訓及勞務補貼等方面,且需在激勵資金發放的當年使用完。激勵資金使用方應通過住宅區公示欄等便于公眾知曉的途徑向住宅區居民公示激勵資金使用情況,并報區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備案。
2
北京 | 門頭溝區城子街道多舉措推進居民垃圾分類工作
為倡導社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的理念,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城子街道創新工作方法,探索建立長效機制,引導居民自覺做好垃圾分類,將垃圾分類轉變為一種生活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活垃圾分類新格局。
一是全方位持續宣傳,保持分類熱度。各社區通過小區公開欄、黑板報、廣場海報、宣傳手冊、拉橫幅、小區電子屏幕循環播放、小喇叭等傳統宣傳手段,讓居民們意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度。積極發揮社區群“線上”宣傳作用,并通過居委黨員組織生活、樓組長和居民代表會議進行宣貫,發揮黨員與樓組長作用,帶動更多居民參與,逐步形成抓“牛鼻子”的工作方法。例如:近日,龍門新區垃圾分類知識講座活動,工作人員為居民講解了垃圾分類的意義及垃圾分類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征集居民對于垃圾分類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詳細了解居民的訴求,并對居民的提問一一進行解答,并積極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增強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二是創新引進社會力量,擴大社會宣傳效應。街道持續招募志愿者不斷壯大隊伍,社區志愿者經培訓后上崗,負責本小區每日的桶前值守和實踐宣傳工作。通過志愿者行動,帶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垃圾分類回收工作中,讓環保意識和行動真正走進千家萬戶。例如:近日,龍門新區六區社區開展微光聚力,志愿同行–“鄰里互助 情暖社區”環境治理志愿服務活動。志愿者們手拿夾子、塑料袋等勞動工具,對轄區內綠化帶內的白色垃圾進行集中清理整治。通過實踐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們愛社區、愛家園意識,引導居民積極參與講文明、愛衛生建設和諧美麗家園的行動中來。
三是創新推廣手段,增加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積極性。社區設立垃圾分類獎勵基金,對積極參與垃圾分類的居民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通過設立綠色積分制度,鼓勵居民通過正確投放垃圾積累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提高居民的垃圾分類積極性。例如:近日,龍門新區五區在居委會門口設立舊物兌換點位,居民們根據物品的類別和數量進行統一兌換。在活動結束后,工作人員對收集的物品進行清點和分類,然后送至回收地區進行妥善處理。通過兌換獎勵等方式激發居民們對環保的關注和熱情,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
四是加大投入,做好垃圾分類處理的硬件設施和人員配備。為確保已經分類投放的垃圾能按照各成分預定路徑走向歸宿,首先要配齊各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對不符合標準的桶站進行更換,對桶站值守人員合理安排上崗,確保桶站衛生及投放準確率,其次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推進垃圾收運系統與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系統的銜接,建設兼具垃圾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功能的交投點和中轉站。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進一步提升了城子街道垃圾分類的新成效,有效提升居民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調動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民踐行垃圾分類“新時尚”,養成綠色環保生活習慣,讓城鄉更干凈,環境更美好。
3
江西 | 南昌完善垃圾分類工作體系
作為全國首批46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江西省南昌市積極創新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形式,不斷完善垃圾分類體系建設,不斷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讓城市“顏值”更高、“氣質”更優。通過大力開展全鏈條、全過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南昌市基本實現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建章立制 高位推動
南昌市成立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完善的垃圾分類工作協調機制,27個成員單位與各縣區通過聯席會議制度,每月度通報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每季度召開會議,每年根據垃圾分類工作新的目標和進展情況,制定工作方案與計劃。
為加強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的法制保障,2020年年底,《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出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納入法治化軌道。為保障執法,南昌市組建了市區二級專門從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行政執法隊伍。此外,將生活垃圾分類納入市級高質量發展考評體系,每月對縣區及各部門進行考核。
花式宣傳 廣泛參與
加大垃圾分類宣傳力度,積極營造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南昌市各地各部門通過多種渠道開展宣傳工作,不僅在居民小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還在單位、企業、學校、醫院、商場等場所宣傳垃圾分類。
在學校,編印《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與減量知識讀本》,向全市50萬名學生免費發放,開設每月不少于1個課時的垃圾分類教學課。同時,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開展垃圾分類宣傳,讓學生通過VR和互動小游戲學習垃圾分類方法,使垃圾分類宣傳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在社區,利用宣傳欄、移動宣傳車、宣傳條幅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
健全體系 智能監管
南昌市推進垃圾分類“末端倒逼前端”模式,末端建設持續發力,前端分類匹配推進,打造了完整的城鄉一體化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體系和轉運體系。
目前,全市有麥園和泉嶺2座垃圾焚燒發電廠,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為4800噸/日;現有2座廚余垃圾處理廠,處理能力為500噸/日;建成兩座大件垃圾破碎中心,基本解決中心城區大件垃圾收集難、轉運難等問題。
南昌市推進垃圾分類“智能監管”,引入第三方企業建設南昌市生活垃圾分類在線監管平臺。該平臺通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建立全市統一的垃圾分類信息系統,涵蓋前端投放點位,中端收運分類轉運車、分類垃圾站,末端處置焚燒和廚余垃圾處理廠三部分,通過數字化手段評估垃圾分類實施效果,進一步推進生活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總目標的實現。
為解決前端分類投放和收集難的問題,南昌市引進第三方企業,利用科技手段,以智能垃圾屋取代露天垃圾桶,實現“無臭處理”“自動計量”“遠程監控”等功能。同時,通過建立“綠色賬戶”,以垃圾分類積分兌換的方式激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相關負責人表示,自垃圾分類工作開展以來,南昌市不斷完善垃圾分類設施的合理配置,強化宣傳督導工作,規范收運工作,提升垃圾處理能力,垃圾分類成效顯著提升。
4
重慶 | 渝中:推進文旅行業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提質增效
1月11日,渝中區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培訓會暨垃圾分類先鋒創建活動部署會召開,學習垃圾分類政策法規,全面抓實抓細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工作。全區11家星級飯店和11家等級景區代表參加。
“文旅行業垃圾分類要落實主體責任,以‘干’勁謀實效,細化完善制定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對標先進‘走出去’,成功經驗‘請進來’。”渝中區文化旅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聚焦優化設施,以“巧”勁增功效,一方面科學合理設置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容器及收運點,嚴格按照規范標準,完善設施供給更新;一方面圍繞“展示分類成效、講好分類故事、普及分類知識”三個主題,全方位、多渠道普及相關知識,提高員工、賓客知曉率、參與率。要立足效果呈現,以“韌”勁提質效,務必抓實抓細先鋒創建工作目標任務,充分結合企業內部建立的“紅黑榜”評比機制,通過晾曬成績、分析問題,督促落后部門抓好落實。要高效制定方案,以“狠”勁促成效,文旅行業須按照《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先鋒創建活動工作方案》,結合企業實際制定各自企業創建工作方案、計劃和措施。
當天,渝中區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先鋒創建活動正式展開。即日起,活動將建立“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的工作機制,成員單位制定本單位的垃圾分類實施方案,按時完成工作目標任務,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先鋒創建工作取得實效。
會上還學習了《重慶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等垃圾分類宣傳片;霧都賓館作為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先鋒創建示范點,分享了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做法;渝中區城管局就文旅行業垃圾分類工作月度考評、一次性用品、源頭治理等專項工作開展培訓。
5
福建 | 廈門成交全國首宗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
昨日,全國首例垃圾分類碳減排量交易項目落地廈門湖里區,現場共交易金山街道金安社區生活垃圾四分類碳減排量10168噸。此次交易,是社區作為垃圾分類碳普惠主體的重要探索,標志著廈門市在垃圾分類碳減排領域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生活垃圾四分類行為,如何換算為碳減排量?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葉志隆博士介紹,本次碳減排量交易的測算依據為該所開發的《居民社區生活垃圾四分類碳排放方法學》,該方法學聚焦生活垃圾源頭分類與準確投放行為,圍繞居民社區在實施生活垃圾四分類行為后所產生的碳減排量進行核算。“比如,回收利用1公斤膠版印刷紙,可以減少0.824公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他說。
列舉幾個場景,可以更直觀了解垃圾分類對碳減排的幫助:可回收物實現資源再生、循環利用,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其他垃圾經過精細化分類,焚燒熱值明顯增高,發電效率進一步提升……2017年以來,金安社區的居民累計對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共72065.6噸生活垃圾進行四分類,實現碳減排量達10168噸。
這些“碳資產”,可以獲取相應的資金收益。葉志隆介紹,通過“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轉運、處置、利用”等行為,減少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量,由第三方權威機構進行核算與認定,可以通過專業平臺進行交易。
本次碳交易,由廈門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里區金山街道、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共同發起,通過廈門產權交易中心(廈門市碳和排污權交易中心)順利成交,開啟了廈門市“以綠色交易促進社區垃圾分類”的全新模式。此次交易所得將投入金安社區環保行動,鼓勵居民持續參與垃圾分類,形成良性循環。
區別于其他碳普惠以個人作為垃圾分類的主體,本次碳交易探索以社區作為垃圾分類的主體,建立垃圾分類減碳增匯、價值化和激勵機制,引導社區居民踐行綠色生活理念、促進碳減排,有利于推進垃圾分類減污降碳、提質升級,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創新發展,并助力廈門市經濟社會綠色低碳發展、更高水平建設高顏值生態花園之城。
6
河北 | 《衡水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將于3月1日起施行
規定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規定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規范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措施……從衡水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獲悉,《衡水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將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管理辦法》共八章40條,規定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遵循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屬地管理、因地制宜、簡便易行的原則,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分類管理體系。
《管理辦法》明確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責任部門,規定市城市管理部門是本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主管部門,負責全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縣(市、區)人民政府應明確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的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機關事務管理、生態環境、商務、住房和城鄉建設、郵政、教育等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生活垃圾分類監督管理工作。
《管理辦法》規定生活垃圾分類設施建設標準,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相關標準,綜合考慮生活垃圾產生量和服務半徑等因素,配套建設相應數量并具備分類指南、宣傳欄、遮雨棚等設施的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設施,與建設項目主體工程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使用。
《管理辦法》對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措施進行規范,鼓勵、引導減少使用和積極回收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明確了旅游、住宿、餐飲等行業的相關義務,并要求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應當實行綠色辦公。
《管理辦法》健全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全程生活垃圾分類管理體系,明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等四類生活垃圾分類,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的分類投放義務,明確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責任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與運輸單位、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單位的責任,并確立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規則。
7
江蘇 | 南京溧水:垃圾分類新征程 你我同行創新風
為提升廣大群眾衛生意識和文明素質,不斷提高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近日,南京市溧水區開發區組織了“垃圾分類新征程,你我同行創新風”垃圾分類主題宣傳活動。
1月11日,南京市溧水區開發區前進社區組織志愿者走進北宸新苑小區深入開展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志愿者耐心地為小區居民講解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具體的方法以及有關垃圾分類的知識,對特別容易混淆的垃圾進行了全面仔細地講解。引導群眾養成垃圾分類意識,呼吁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帶動身邊的人共同參與垃圾分類,不斷提升居民城市文明素養。以“志愿”傳遞“精神”,垃圾分類志愿者用心用情做好宣傳引導工作,將垃圾分類與社會公德相結合,進一步深化垃圾分類的含義,獲得廣大居民的認可。
1月17日,南京市溧水區開發區機場路社區組織志愿者走進珍珠佳苑小區開展微宣傳活動。活動中,志愿者通過發放宣傳單、“面對面”講解、互動問答等形式,向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詳細講解垃圾如何分類、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分類投放注意事項等生活常識,引導居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減少垃圾污染,為構建文明社區貢獻力量。以“志愿”培養“習慣”,垃圾分類志愿者長期持續開展志愿服務,帶動更多居民養成分類投放的好習慣,不斷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以“志愿”推動“自愿”,垃圾分類志愿者在基層治理中起到獨特的作用,以身作則,帶動更多居民參與生活垃圾分類。通過此次宣傳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居民對垃圾分類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通過分類游戲互動、宣教科普、派發宣傳單頁、有獎問答等形式向居民群眾宣傳生活垃圾分類知識,在轄區內營造濃厚的垃圾分類氛圍,逐步將垃圾分類意識融入居民日常生活,使居民深刻理解垃圾分類的重要性。活動覆蓋各年齡段人群,有效引導居民參與垃圾分類,鼓勵居民齊發力,鞏固垃圾分類成果。
8
安徽 | 安徽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1月26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去年我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取得了不少亮眼的成績。目前,全省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達93.8%,全省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54座,已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成一批廚余垃圾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平臺建設,推動環衛行業管理向智慧型轉型升級。
近年來,我省持續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提質增效。其中,合肥、銅陵2個國家試點城市持續鞏固試點成果,其他地級市因地制宜持續深入推進工作開展。
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建設方面,我省印發實施《安徽省“十四五”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發展規劃》《加快推進城鎮生活垃圾分類和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工作方案》,按年度細化目標任務,督導相關設區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項目,確保按期實現包括縣區在內的全省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54座,設計處理能力47960噸/日,全省實現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
按照計劃,省住建廳今年將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把生活垃圾分類治理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城市精細化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緊盯問題、精準施策,全面提升分類實效。充分發揮社區基層黨組織的作用,發動居民共商共評共享共治,統籌推進入戶動員、桶邊值守、源頭減量、短板補齊、文明宣傳、全程管理等專項行動;按照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體系建設要求,加快建成一批廚余垃圾處理設施;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平臺建設,推廣智慧環衛“蕪湖模式”,推動環衛行業管理向智慧型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省住建廳將落實源頭減量,聚焦商超、酒店、快遞等重點行業領域,落實國家限塑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等要求,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垃圾分類減量措施,持續推進重點行業源頭減量。會同宣傳部門持續開展“垃圾分類在行動”專項宣傳活動,積極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志愿服務行動和公益活動,健全完善全社會參與體系。
9
廣東 |廣州市白云區均禾街道開展垃圾分類“云站桶”主題宣傳活動
為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效率提升,培養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廣州市白云區均禾街道開展垃圾分類“云站桶”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設置展板、發放垃圾分類宣傳資料、現場講解等形式,向居民群眾普及垃圾分類的方法、垃圾分類種類及相關知識。記者了解到,“云站桶”的工作模式主要是通過垃圾投放點的智能設備AI抓拍,以及社區志愿者在云端后臺、手機小程序相互配合,尋找到投放點主動分類且分類準確的“優秀居民”。該模式有利于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提高垃圾分類的準確率。同時,均禾街道將對“優秀居民”給予獎勵。
此外,工作人員還耐心解答了居民在垃圾分類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現場指導居民注冊成為一名志愿者、通過微信在白云“志愿Fun”小程序報名“云站桶”活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云站桶”智能垃圾分類系統通過智能化手段,實現了垃圾分類的精準投放和有效管理。志愿者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能夠更有效地監督居民在指定的投放點,將垃圾正確投放進去,系統會自動記錄投放信息,為后續的垃圾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提供數據支持。
本次活動讓居民對垃圾分類“云站桶”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認同。這將進一步完善“云站桶”智能垃圾分類系統,提高垃圾分類的效率和資源化利用率。
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下一步均禾街道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和環保意識,推動轄內垃圾分類工作,為今后垃圾分類工作減負,為建設轄內優美整潔的環境貢獻力量。
整理 | 于鳳 清研集團公共服務研究一部研究員
編輯 | 陳澤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