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談 | 全域旅游下的貴州鄉村民宿發展研究

作為現代鄉村旅游與休閑度假旅游的新興產業,民宿在全域旅游戰略背景下發揮著盤活農村閑置資源、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健全旅游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等獨特作用,顯然已成為吸引投資、創造就業、振興鄉村的重要抓手,將有力助推新時代農村高質量發展。
貴州:民宿發展的“潛力股”
在觀光旅游向休閑度假旅游轉型的大背景下,旅游產業由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型發展,民宿產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貴州民宿相較上海、江蘇、浙江、云南等民宿發展相對成熟地區而言,起步晚,發展經驗不足,但豐富的自然資源、深厚的人文底蘊、宜居的氣候條件是貴州民宿差異化發展的重要優勢。經多年政策引導和市場培育,貴州民宿三年來增長近5倍,依托景區和鄉村初步形成了以黃果樹、荔波、梵凈山、萬峰林、西江等為代表的總量約1.5萬家的民宿集群,已成為全國民宿發展的新興崛起力量。

貴州民宿發展異彩紛呈
政策引導提質升級,市場化經營日趨成熟
各級政府聚焦鄉村旅游和民宿發展,適時出臺《貴州省鄉村旅游客棧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貴州省鄉村旅游經營戶(農家樂)服務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等一系列規范標準,進一步引導民宿規范化、優質化和品質化發展,為民宿行業高質量發展夯實了制度基礎。民宿業積極順應市場化發展趨勢,依據消費群體住宿需求、旅游淡旺季消費人次、民宿內在衍生附加值等進行住宿價格波動調整,以實現差異化價格適應市場需求,達到創收增收盈利的經營目標。
民宿產業縱深推進,激發文旅發展新活力
隨著貴州省全域旅游縱深發展,民宿產業積極將現有天然旅游資源優勢與互聯網、鄉村旅游、研學、文創、特色農業等深度融合,發力延伸民宿內外產業鏈,助推民宿產業拓面、個性差異化發展。研發出貴州首家民宿嚴選平臺——“一碼貴州·享趣睡”小程序,打造出民族服飾風箏、刺繡手工包、刺繡蠟染銀飾、民族娃娃、抱枕等民宿文創產品,特色民族產品對消費者吸引力愈加強烈,有效助力民宿文旅發展。
“一碼貴州·享趣睡”民宿商城界面
民宿文創產品:刺繡手工包
住宿設施超前謀劃,前瞻性布局投資未來
民宿聚焦內外部軟硬裝設計,不同房間不同主題,并結合當地特色冠以文藝別稱,配套有商務差旅類的行政房、親子出行類的家庭房、度假類的休閑房和聚會類的娛樂房,內部場景按需布設,中高檔民宿基本實現了“一店一風格、一房一格調”的特色化建設,高舒適度和強私密性成為大眾首選。網紅泳池、露天餐桌、開放式閱讀和休閑娛樂空間等配套設施賦予民宿新的人文內涵,社交平臺的前瞻性場景搭建,為拓寬民宿新的商務、商演經營創造了可能性,實現多維并行,為未來投資。
興義市閱筑·田景宜色客棧無邊泳池
興義市閱筑·田景宜色客棧公共活動區域
貴州民宿發展現存問題
民宿經營季節特征明顯,全年度棲息引力小
貴州自然景觀以秀美山峰、壯美瀑布、喀斯特溶洞等為主,自然景觀如平流霧觀賞存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和單調性,單純依賴全年少有的自然奇觀和節日活動很難實現民宿的長期可持續經營。景區故事性缺失、月度節日挖掘不足和人文自然景觀呈現不夠新穎,致使部分景區吸引力不高,積極發掘消費群體需求,精細化孵化各景區月度特色亮點可為游客的全年度民宿棲息提供重要思路,探索打破“候鳥輪飛”慣性,努力共筑“巢穴棲息”景區。
同質經營催生不良競爭,特色品牌內涵稀缺
村落民宿建筑架構大同小異,極其考驗內在裝修設計與民宿主經營理念、市場化眼光、匹配消費需求能力和審美觀念等,部分民宿同質化經營致使競爭激烈,催生攀比、低價競爭等不正當風氣,嚴重影響民宿產業集群發展壯大。中高端民宿裝修設計個性化較為明顯,但在品牌故事講解、品牌內涵詮釋和品牌氛圍營造上淺嘗輒止,內在感染力塑造投入不足,民宿承載的是情感世界的寄托和深植當地習俗的外現,豐富民宿品牌內涵仍需久久為功。
景區設施配套服務薄弱,游客留宿意愿不高
貴州民宿大多建立在風景秀美、遠離城市喧囂的風景名勝區內部及周邊,受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影響,區域內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比較薄弱,存在設施布設不足、布局不合理、數字化程度低等問題,服務導引精準度不高、回訪服務跟蹤缺失等直接影響游客游玩體驗與就地入住選擇。部分景區范圍面積較大,原本狹窄的內部道路疊加機動車輛的通行致使節假日等傳統旺季造成交通擁堵現象,通訊信號弱、購物距離遠等一系列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游客留宿意愿,影響民宿入住。
民宿優秀案例分享
峰兮·半山客棧
峰兮·半山客棧位于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市萬峰林上納灰村,建于峰林半山腰,地理位置優越,觀景效果絕佳。客棧現有8間客房,每間客房各具特色,并點綴有布依族非遺扎染、蠟染、藍染、刺繡等民族元素,盡顯“自然、和諧、民族”本土特色,獨具濃郁地域文化。民宿配備有餐廳、花園、無邊泳池、露臺、書房等設施,可滿足游客多元的休閑度假需求。峰兮·半山客棧作為全國首批甲級民宿,已發力峰兮系列民宿品牌營造,民宿主通過小紅書、抖音、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社交平臺和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融通營銷,并通過承接商演、綜藝等娛樂活動創收增收,持續拓展民宿品牌營銷觸點,現已延伸出五家民宿,品牌效應初顯。


匠廬·村曉民宿
匠廬·村曉民宿位于安順市黃果樹旅游區石頭寨,是依據是當地古老的布依族村寨改造而成,在保留原有石頭路、石頭墻、石頭屋等當地布依族傳統建筑風格和房屋構造的基礎上,融入現代化極簡裝修和開放式空間設計,將原有的68間石頭房規劃建設成38間客房、餐廳、酒吧、后廚、禪房、茶室、會場……除休閑服務設施外,民宿配備布依族蠟染體驗館,讓游客能夠親自體驗蠟染,繼承和弘揚布依族蠟染文化的同時,讓曾經廢棄的布依族古村落重新煥發出活力生機。


貴州民宿發展趨勢
集聚多方優勢資源,抱團入市
發揮文旅企業、旅游集團、鄉村和民宿優勢,抱團整合資源入市發展。發力景區市場化文旅資源配套,加強與全國知名文旅開發企業合作深耕挖掘,開展特色民俗民風宣傳推廣,打造除自然景觀外的文旅產品、情景館等,擴大景區吸引力和宣傳面,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來,最大限度提升民宿入住率。加強景區旅游集團與民宿的聯動發展,建立共享游客資源動態電子臺賬,第一時間掌握游客資源,實現精準對接,按需調配住宿。鼓勵民宿采取引進增量與盤活存量、新建與改造相結合的發展思路,盤活閑置宅基地資產,實現原生態資源再利用,整體提升民宿特色化建設水平。
打造民宿引領品牌,示范推動
從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大品牌營銷等維度打造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品牌,增強游客認知度和辨識度,利用品牌效應示范引領民宿發展。依據獨特的地域資源,加快景區民宿一體化打造,塑造風格不一,各具特色的民宿集群品牌。定期開展民宿間內部經驗交流分享,組織學習品牌營銷理念,從精細化經營入手,細化工作內容和規范工作流程,革新民宿主的運營管理理念和培養民宿主專業性,提升游客入住體驗,助力民宿品牌營造。積極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互聯網營銷,發布民宿集群亮點信息,提高信息更新率,擴散民宿品牌接觸點,形成傳統景區引流與民宿宣傳引流相輔相成的局面。
創新民宿文化產品,融合發展
創新民宿供需匹配思路、拓寬民宿周邊發展渠道、推崇民宿體驗分享文化助力文旅融合發展。借助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分析服務對客源、游客喜好和購買力等進行研究,培養民宿主用戶研究意識,從而精準定位游客需求,延伸服務內容,創新民宿發展方式。與景區合作創新推出一批“民宿+”文旅服務產品,如生態體驗、農耕體驗、戶外運動、教育培訓、親子體驗、民俗體驗、康養體驗等活動,打造旅游新業態、新產品和新模式。為游客提供生活情境分享服務的個性化接待設施,形成能夠提供“生活方式分享和在地文化體驗”旅游產品的民宿集群,成為有著獨特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使民宿文化外延而沉淀,形成良性循環的融合發展路徑。
清研靈智信息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在鄉村民宿產業調研、鄉村旅游與住宿業普查、旅游抽樣調查、游客滿意度調查、文旅市場“體驗式”暗訪評估等方面深耕多年,承接了《貴州省旅游抽樣及滿意度調查》、文旅部財務司《2021年文化和旅游統計工作評估項目》、中國旅游研究院《全國50城市游客滿意度調查》等多個項目,并在貴州省、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安徽省、江蘇省、江西省、湖北省、山西省、陜西省、甘肅省、浙江省等多個省市的文旅市場開展了滿意度評價方面的工作,樹立了良好的公司信譽和品牌形象。
撰稿 | 上官念琦 清研集團旅游管理研究部研究員
編輯 | 李姝敏
圖片 | 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