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研智庫:因地制宜各省市“地攤經濟”政策總結
中央文明辦決定,不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和流動攤販列為今年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李克強總理說,地攤經濟、小店經濟是就業崗位的重要來源。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明確鼓勵發展“地攤經濟”。清研智庫特總結各地區政策供大家參考。
一、審慎包容監管,輕微處罰
成都:率先發展,對商家和經營者實施審慎包容監管
今年3月,成都就率先發展“地攤經濟”。據了解,為“硬核”支持經濟發展,成都市發布了《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許一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助力經濟發展措施》,疫情防控期間對商家和經營者實施審慎包容監管政策。這一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效果。數據顯示,截5月底,成都全市設置的臨時攤點2234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20891個,增加就業崗位10萬個以上,中心城區餐飲店鋪復工率超過98%。
上海:實施輕微免罰
上海于5月21日印發《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指導意見》。表示,支持新消費業態發展,推進夜市經濟發展,配合屬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科學設置夜市,指導夜市落實管理主體、實施商戶自治。城管執法部門將實施“輕微免罰”制度。堅持“過罰相當”,嚴禁“以罰代管”,依法保障市場主體合法權益。
南寧:明確輕微違反城管法規行為不處罰
6月2日,南寧市“美麗南寧整潔暢通有序大行動”指揮部辦公室印發《關于做好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攤販等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自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造成輕微違反城市管理相關法規的行為,出于審慎包容的考慮,不予處罰。
二、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小店”經濟
濟南:大力發展“小店經濟”
濟南市政府印發了《關于促進夜間經濟提質升級、打造“夜泉城”2.0版的若干措施》,措施中第五點提到適度開發有條件地攤夜市經營:大力發展“小店經濟”。優化“小店”準入流程,縮短審批時限,引導各類業態延長營業時間;支持餐飲類門店增加夜宵品類和休憩場所,提高消費者逗留時間;適度允許商家制作個性化店招店牌美陳和街頭藝人演唱,擴大城市居民就業機會。
三、科學合理規劃,支持“臨時外擺”
南京:支持臨時外擺,科學規劃合理統籌
5月1日,南京市城管局正式發布《做好防疫期間臨時外擺攤點服務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具備外擺條件且有統一運營管理的特色街區、商業體外廣場和開放式公園,都可以向城管部門申請臨時外擺。合理設置外擺區域、明確設置外擺種類、規范設置外擺設施、科學設置外擺時段。
哈爾濱:拓展市場攤區范圍、開辟臨時攤點
6月2日,哈爾濱市政府印發《哈爾濱市利用城市公共空間搞活流通促進消費的“十條措施”的通知》,決定自即日起至2020年年底,利用城市公共空間實施搞活流通、促進消費工作,并制定拓展市場攤區范圍、開辟臨時攤點攤區、開辦小區臨時市場等“十條措施”。
陜西:省級層面首次提出關于占道經營的“四允許”
近日,陜西省出臺《陜西省促進市場消費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若干措施》,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允許城區臨街店鋪出店經營,允許在居民居住集中區開辟臨時攤點攤區,允許流動商販在一定時間和區域占道經營。
石家莊:攤點集中街區管理
6月2日,石家莊市城管局組織召開釋放“地攤經濟”工作推進會。會上,與會人員針對早夜市占道市場管理、攤點集中街區管理、戶外促銷活動管理等內容進行了討論。會議指出,要科學合理有序地推進“地攤經濟”釋放工作,最大限度地釋放“地攤經濟”活力。
南寧、杭州:設置臨時攤區
南寧明確,為保障經濟,允許在居住集中區附近開辟臨時攤點攤區,引導自產自銷農戶、流動攤販規范經營;鼓勵利用小區內外閑置區域,設置臨時攤區,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置占道早市夜市。
在浙江杭州,通過開放部分街道為攤販提供經營場地,幫助解決臨時經營設施的難題,實現城市攤販規范化管理,方便市民日常生活
四、支持店外設攤,精細化管理
蘇州:支持店外設攤和集中夜市,開通許可綠色通道和積分管理制度
4月下旬,蘇州城管部門出臺了精細化管理十項提升舉措,其中就有開展夜間特定時段“店外設攤”和“集中夜市”試點這一項。隨后,蘇州開通了網上“不見面”行政審批平臺,對涉及夜間經濟的許可事項開通“馬上辦”綠色通道,鼓勵各地探索夜間臨時占道許可“一次許可,一年內自動延續”的積分管理制度。
上海:支持特色小店外擺攤
上海支持特色小店開展“外擺位”經營,按照“一區域一方案”,對外擺時間、擺放范圍等實施精細化管理。目前商戶仍需向屬地政府和相關管理部門科學設置的市集申請,在明確時間、地點范圍后,由城管、食品安全部門、消防等部門評估,符合要求的才能擺攤。
五.免費支持擺攤,鼓勵靈活就業
重慶:免費拿出商業面積支持擺攤
據了解,重慶南岸區第五號步行街重慶映像將拿出1萬平方米黃金商業面積,免費提供給低收入者或青年創業者“擺攤”3個月,為了讓更多創業就業者能夠進入,將采取“白+黑”的模式運營,即即一鋪兩家。白天主要以水果、蔬菜、日用品、旅游商品等“趕場”市集業態為主,夜晚則運營小吃、大排檔等“夜市”經濟,這樣,就能容納約1000人就業創業。通過鼓勵居民靈活就業,來釋放“地攤經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