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全面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
2021年8月,北京提出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并發布實施方案,全面推動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并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數字經濟規模全國領先。
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1.6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3.1%(現價),占全市GDP比重為40.4%;其中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8918.1億元,增長16.4%,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22.1%。互聯網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表現突出,全年營業收入達到2.2萬億元,繼2018年突破萬億規模后,僅用3年時間實現翻番,占全國比重達到25.7%,居各省區市首位。
二是數字技術賦能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2021年,北京數字化效率提升業增加值達到7333.8億元,增長9.3%。工業數字化持續提速,建成國家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國家頂級節點指揮運營中心,成為國家工業大數據交互的核心樞紐。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超54%,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53%。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加快。在線游戲、在線娛樂、在線體育企業收入增幅都在20%以上。第三方移動支付金額增長16.3%,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業務量達到97.6萬億元,是2018年的1.8倍。數字消費場景蓬勃發展,網上零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超過1/3,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
三是數字技術創新取得新突破
2021年,北京首個超導量子計算云平臺上線,率先建設超大規模人工智能模型“悟道2.0”,發布國內首個自主可控區塊鏈平臺“長安鏈”。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獲批建設,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入駐企業已近200家。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設立運行,在全國率先實現新型交易模式。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接入資源量、國家級智能制造系統方案供應商數量均居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4.3萬件,同比增長1.2倍,占全市發明專利授權量比重54.2%,較上年提高23.7個百分點?!?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北京在全球科技城市集群中排名第3,較上年上升1位。
四是數字基礎設施加快構建
智慧城市2.0建設全面啟動,“網、圖、云、碼、感、庫、算”與大數據平臺“七通一平”數字城市底座基本成型,“京通”、“京辦”、“京智”成為智慧城市的統一服務入口。啟動城市算法算力平臺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高級別自動駕駛示范區迭代升級。2021年,北京在建新基建項目282個,完成投資增長26.4%,占全市投資比重9.1%,同比提高1.5個百分點。5G基站建成數5.2萬個,萬人基站數全國第一,實現五環內全覆蓋、五環外重點區域和典型場景精準覆蓋。
五是數字化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2021年,北京大數據平臺匯聚政務數據347億條、社會數據1264億條,支撐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181個應用場景。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分別為91.9%和83.3%。市民一人一碼個人健康記錄覆蓋率100%,北京健康寶累計為超1億人提供130余億次健康狀態查詢服務。
六是數字經濟國際開放合作持續深化
首屆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成功舉辦,世界機器人大會、5G大會、智能網聯大會繼續引領行業發展。以數字經濟為主要特征的北京自貿區建設成果豐碩,上百個標志性項目落地,數據跨境流動安全監管深化探索,數字貿易示范區、數字貿易港建設穩步推進。
未來,北京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著眼世界前沿技術和未來戰略需求,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樣板”、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北京標桿”。
注:數字經濟增加值根據國家統計局《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核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