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清研智庫:超七成受訪者 對小兒推拿行業亂象應嚴加監管

■?旁邊評論
規范市場,還要從源頭做起
小兒推拿致人傷亡的案例,這并不是第一起,僅去年經媒體報道的就有好幾起:遼寧鞍山李先生兩個月的寶寶腹瀉,去做小兒推拿后不幸去世;河南新鄉輝縣一3個月大的寶寶因咳嗽被家長帶去做推拿,也被“推”沒了呼吸;平頂山一個不到半歲的嬰兒,因做推拿導致雙腿骨折……
一個個慘痛案例,無不暴露出我國小兒推拿行業亂象叢生。
近幾年來,隨著國家一系列中醫藥產業政策的出臺,中醫推拿按摩市場升溫,小兒推拿正是其中之一,受到不少家長青睞。
然而,幾個月大的嬰兒,臟腑和骨骼都尚未發育完全,是否適合做推拿顯然值得商榷。小兒推拿致人傷亡,固然與一些家長缺乏常識、盲目聽信推拿機構“不吃藥不打針,包治百病”的夸大宣傳有關,但更需要正視的是,目前該行業無論行業準入門檻還是人員資質認定,都存在很大的短板,行業監管也顯乏力。
2013年,小兒推拿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初衷是為了減少抗生素濫用,保障嬰幼兒健康,提高人口質量,但行業亂象造成的危害顯然與這一初衷背道而馳。因此,為真正保護嬰幼兒健康成長計,有關部門應盡快制定、完善相應的細化配套制度,從源頭上規范市場。否則,僅有一紙籠統的規定,很容易成為一些人為了經濟利益渾水摸魚、坑害嬰幼兒的幌子。
□井彩霞(媒體人)
本文原載于新京報A03版